

确权结束后,一户一田、地块整合即将来袭!
“一户一田”什么意思?就是要把农户的多块承包地,交换合并成一块地,俗称“并地”。2019年,鸬鹚村将大胆率先进行一次“并地”示范点。
为什么要进行“并地”?“并地”原则是什么呢?
中国土地之所以会出现碎片化,是因为在上世纪土地大包干时代,由于当时化肥生产量太小,土地的肥力主要靠本身的地力和农家肥维持,所以为了公平起见,把生产队的土地分成1、2、3、4等每家在不同等级地块按照人口数量平均分配一小块土地,这就是如今土地碎片化形成的历史原因。
随着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进城,农村土地开始流转,最早的流转是农户与亲朋好友之间自然流转,每亩象征性的收取一定的流转费用。当越来越多的家庭土地无力经营的时候,土地流转速度与来越快,面积越来越大。
在农户中对于土地有三种心态:第一种是给多少钱一亩我都流转,反正我家也没人种田;第二种是别人流转我就流转,别人多少钱我就多少钱,只要公平就行;第三种是地给你我干啥?给多少钱都不流转!
如果第三种心态人的土地夹杂在土地中间,土地还是碎片化。
在大面积土地流转的情况下,即使一家一地,如果不想流转的人家夹在一大片土地中间,还是不利于土地规模经营,笔者建议,可借助于国家标准粮田土地平整项目,在平整完土地之后土地必然进行分割,在分割前,可以把几家亲戚和朋友进行一个编号,几家土地调整在一起,实现更大的面积的土地集中,不愿意流转土地者,通过做工作,把他们土地调整在交通便利,靠边的位置,愿意流转土地的人家形成更大的一块,这样就完全可以解决土地碎片化的问题。
实施“一户一田”制度有三大原则
1、农民自愿为原则
所谓农民自愿为原则,则是在土地整合调整过程中,需要遵从农民自愿,不得强行调整引起不必要的而土地矛盾;
2、零碎地调整为大块地
这也是土地整合调整的主要目的,通过土地整合让农民朋友将原先分散、零碎的土地通过交换、调整等方式整治为大块土地,同时保证农民朋友承包经营土地的面积不减少,这也是“一户一田”改革的前提!
3、小范围调整
《农村土地承包法》第二十七规定:承包期内,发包方不得调整承包地!需对个别农户之间的承包地进行调整,必须要经过农村集体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统一之后,并且报经乡(镇)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等行政主管部门批准。所以农村土地整合,也仅仅是在小范围内,经过农民朋友同意之后才能够进行调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