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党建扶贫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扶贫扶出的矛盾与困扰

    信息发布者:吴声飘
    2018-08-15 13:39:43   转载

      现在各单位都下乡扶贫,经常遇到这样的例子,张三勤劳苦干,常年在外务工也盖不起一套房子,而生性懒惰的李四却因为当上了贫困户,近乎天上掉馅饼似的无偿地获得一套住房。这便导致一些群众的不满和怨气,觉得自己勤劳吃亏了,而别人好吃懒做反而赚了,扶贫扶到这份上,成功的同时,也暗含着矛盾和困扰。笔者在基层调研时发现,近年来,全党全社会扶贫投入力度前所未有,脱贫工作取得显著进展,但一些深层次矛盾和倾向性问题不容忽视。01.jpg     政策待遇相差大,导致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结下“梁子”。比如有的扶的多,有的扶的少,扶的少便眼红扶的多得,矛盾怨愤显而易见。看着贫困村“吃好了”,非贫困村“吃不着”。在心理上的确让人不平衡。在一些欠发达地区,贫困村与非贫困村收入相差并不是很大,但两者得到的来自政府的投入却差距很大,所以不满怨愤几乎满天飞。

           由于连续数年对贫困村集中投入,个别“吃好了”的贫困村整体条件已经超出非贫困村,导致“吃不着”的非贫困村干部群众意见较大,有的联名上访,要求享受同贫困村相当的基础设施投入政策。干部严把关、务实干,却两头不落好。为确保脱贫攻坚工作有序推进,基层干部在贫困户精准识别、精准帮扶、精准退出上必须严把关口。一些群众争当贫困户,脱了贫又不愿退出,当个人意愿得不到满足时,将不满情绪转嫁到基层干部身上——有的“甩脸子”,有的说难听话,还有的甚至以举报、上访相“威胁”。非贫困群众认为,基层干部天天围着贫困户转,忽视了自己,也心怀不满。到头来,严把关、务实干的基层干部两头不落好。04.jpg    这种“不患寡而患不均”的社会心理,源于“给”出来的社会矛盾,给贫困户、贫困村多,给非贫困户、非贫困村少,因为“给”的不平均,导致一些不满情绪。所以,现在如何化解矛盾和怨愤也是一件很头疼的问题。好在干部尽心尽力,不仅帮扶到位,也解决了诸多问题,最后扶贫工作人员说,自己苦点累点没什么,只要农村变美好,怎么都可以。

    11111111.jpg8888.jpg



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